对“一流”学术期刊 发展要素的思考 肖宏 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期刊出版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科学世界》杂志社社长 . 一路走来,我看见许多学术期 刊同行铆足了劲要努力争创一 流的期刊。面对那些正在苦苦 攀登的同行,我感动之余也不 禁感慨万千。怎样才算一流的 学术期刊,尤其是国际一流的 期刊?我们自己搞清楚了吗? 是否SCI影响因子高的刊物, 就是一流的期刊?还有什么标 志?我觉得,作为一个办刊 人,除了站在编者、出版者的 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之外,还必 须学会换向思维,站在作者的 角度、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 这个问题。在此,笔者就“一 流刊物”这个发展目标,结合 自己的办刊经验和文献调研的 结果,谈一谈国际上一流刊物 对我们的一些启示。 冲上冰坡_文森峰攀登图片欣赏--艰难跋涉_乐途旅游网 启示一: 一流刊物有一流的主编 . 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办好一本期刊,最 重要的事是选好期刊的领军人物——主编 (Editor-in-chief)。一个好的主编就是期 刊的灵魂,就像是乐团的总指挥。他不仅决定 着办刊的方向,还能组织得力的副主编、编委 会以及编辑人员,有效地扩大稿源,把好刊物 的质量关;他还能调动一切有利资源,争取经 费,开拓刊物发展的市场。 第一部分 以人为本——谈谈“一流刊物”有关人的要素 . 国际上许多重要期刊的主编不仅是活跃在科技前沿 的著名科学家,更多的是全职办刊人,比如 Nature,Science,化学领域的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材料领域的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的主编。 . 虽然大量专业期刊的主编由科学家兼任,但是兼任 并非挂名,他们同样必须花大量的精力来把握办刊 方向,扩大稿源,保证和提高所刊登论文的质量。 . 例如: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化学家David King教授原来是 Chem Phys Lett的主编。他出任英国首相的首席科学顾问 后因为不再有时间做该期刊主编应该做的事务,唯一的选 择就是马上辞去主编职务。如果主编仅仅是挂名,没有一 个能力强的实际主编全面处理日常工作,这样的期刊肯定 发展缓慢。 笔者认为,一流刊物的主编应有的能力包括: . 首先,必须在国际专业领域享有盛名,精通某一 专业,了解该领域学科进展的状况和前沿的研 究,认识领域里最优秀的人,以保证期刊能获得 他们的稿源而发表出最优秀的论文。 2007年4月,年度Edinburgh Medal授予了著名医学 期刊Lancet(《柳叶刀》)的年轻主编Richard Horton,这个勋章是专门用来奖励为促进人类的相互 了解和幸福安康做出重大专业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无独有偶,Brain的主编,剑桥大学临床神经系统 科学学院的教授和院长Alastair Compston,获 得了2007年度的Charcot Award——神经科学和 临床病理学方面的一个重要奖项。可见,他们在 专业领域中的声誉非同一般。 . 其次,正直、热情、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热爱期刊事业,乐意为科学界提供服务。最好是 全职或兼职但能有确定的时间关心期刊,能完成 期刊的终审工作。 . 2003年11月起担任Cell杂志的主编Emilie Marcus同样出 自名门。1993年她在耶鲁大学获得生物学/神经科学的博 士学位,之后在Salk研究院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 博士后研究。在世界级学术机构进行的活跃的研究工作使 她掌握了识别重要科学问题以及评价科学数据所必要的技 能,也为她积累了丰富的资源。2001年2月她担任了知名 刊物Neuron的主编。诺贝尔奖获得者Eric R. Kandel博 士在谈到Dr. Marcus的工作时认为,正是她的高标准的 判断力以及深入人心的正直感把Neuron带到一个新的水 平,所以她是领导Cell的最佳主编人选。Cell出版社的总 裁Lynne Herndon指出,遴选委员会选中Dr. Marcus也 是因为她对科学界独特的编辑眼光、开门办刊的思想以及 执着认真的态度。 2007年8月笔者访问《细胞》杂志社同Dr Marcus合影 . 第三,有相当强的策划与组织、管理能力,具 有宏观战略管理和经营意识,和政府、学术团 体以及出版团队之间有良好的协调关系,具有 一流的沟通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 .翻开Science前主编Donald Kennedy的履历,也 是非同寻常。他从哈佛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 1972年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NAS)院士,曾任美 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局长,1980年起担任 斯坦福大学校长连续达12年,2000年出任Science 主编,同时还在美国艺术科学学院、美国公共服务 委员会、美国哲学学会、卡内基基金会等多个单位 担任重要职位。Kennedy在学术和社会关系上的资 源优势,为Science的发展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 . 第四,团结协作,目标明确,善于在继承 前人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进步。 .Nature非常重视刊物全面的影响力,设有 主编和两个执行主编,三人均为博士后学 历,并且全部是全职工作。主编Philip Campbell博士来自英国,负责刊物的编辑 内容、管理和长期质量;美国执行主编 Linda Miller,负责编辑政策、内容质量和 与社团间的联系;出版执行主编Maxine Clarke,负责服务作者和评审者,管理编辑 计划和编辑刊物的不同内容等。他们形成了 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样的主编结构使 Nature在学术经营和出版经营方面都走出了 自己的特色道路。 . 创刊80多年的美国《化学化工新闻》 Chemical&Engineering News被世界化学界公 认为国际大刊,全球订阅数高达16万份。1923 年,创刊之初仅有15页的半月刊,便立足世 界,刊登各国著名化学家的研发活动及外事新 闻。从第一任主编霍威先生,到其后墨菲、康 阳、毕克斯勒、麦库迪、普兰特、海林、杰克 伯思,一任传一任,一任影响着一任,始终把 刊物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哪怕在二战之后最 严重的长达十年之久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 危难之秋,主编们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坚持了 该刊不从周刊向月刊、内部刊物退步的原则, 始终坚持了刊物内容在全球化学研究领域的扩 展,呕心沥血地维护“领全球化学科技期刊之 先,以报道全球化学研究最新信息和成果为己 任”的办刊宗旨。几代努力,薪火传承,终于达 到目前的“国际大刊”的地位。 . 国内权威性刊物,也是非常重视主编人选。例如享 誉中国科技界50余年的《中国科学》系列杂志的前 主编周光召院士,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院长,第六 届中国科协主席,是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长。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 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是世界公认的赝矢 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参加领导了爆炸 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 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 作出贡献。1996年,国际编号为3462号的小行星被 命名为“周光召星”,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 中文A辑 http://www.ihb.ac.cn/yuanshiph/zhu.jpg.《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现任总主编朱作 言,1941年生于湖南,汉族。研究员,博士 生导师。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曾在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Hill-Visiting Professor(1988);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生 物技术中心教授研究员,Faculty Menber(1988-1991);国家科委专家组成员 (1986-1988)。现任国家科委S-863计划纲要 建议软课题研究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细 胞及发育生物学科组二审专家、组长,杰出 青年基金评委,中科院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 委员,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学 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委水产养殖开放研 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副 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湖北分会副理事长等 职。 . 2008年度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率先 达到4.526分的Cell Research(《细 胞研究》)杂志的主编裴钢院士,是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 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现任同济大 学校长。曾在Nature、Cell等发表过 重要论文。2005年他继承了创刊主编 姚錱院士的事业,接过了刊物国际化 发展的旗帜。正是在他的主持和积极 支持下,《细胞研究》面向国际不断 创新,成为第一个加入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中国期刊,取 得了令国内外期刊界瞩目的进步。 . 一个成功的期刊包含多种元素,如品牌、 作者、内容、编辑、信息、市场等,刊物 的水平和质量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果,也是各种资源获取和利用的结果。而 所有这些,都是要从全局和战略角度来控 制和把握。总揽刊物各方面事务的主编, 就成为这个过程中的核心,就像一个乐团 的总指挥。眼下国内不少刊物的主编只挂 名不出力的现象仍然不少。试想,灵魂出 窍,刊物怎能保持活力?一流的刊物之所 以一流,与其拥有一流的主编密不可分, 两者相辅相成、彼此成就。 启示二:一流刊物离不开一流的编辑人才 . 编辑部的人才队伍建设是许多期刊关注的人才基本 建设任务。 .《神经元》(Neuron)杂志(影响因子13.410)欲 聘一位新的科学编辑,要求该岗位负责评价投来的研 究论文,监督论文评审的过程,处理和编辑刊物的评 审资料,除此之外,还需经常去参加科学会议,以跟 踪学科研究前沿的发展进程,并与科技的协会和团体 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个职位的最低资历是生物医学相 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当然,有过编辑经验的会优先考 虑。该刊认为,对于富有才能的个人而言,这是远离 实验室却仍能在研究性协会和团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一个极好机会。所以要求其人所具备的关键素质,是 要科学兴趣广泛,对很大范围内的科学问题具有批判 性思维。成功的应聘者还需要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 造性,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既能独立工作又可以很 好地与团队合作。 . 另外,《Neuron》欲聘一位负责编辑述评和 评论性文章的助理编辑。该助理编辑岗位最低 要求为一名生物科学的博士,尤其侧重神经科 学领域。有博士后学位或有出版经验的优先考 虑;并且成功的应聘者还应有语言才能、对细 节的洞察力和对科学传播的热情;要求这些才 能将通过书面和口头的沟通技巧很好地组织起 来,同时还需心甘情愿地在一个很小的团队内 从事高强度的工作。 . 我曾经在访问纽约的NPG(《自然》系列杂志出版集 团)时看到,他们目前招聘的栏目主管编辑们,要求 必须是在相关杂志学科背景方面做过3-5年的博士后, 并且要在Nature ,Science或Cell这样的顶尖杂志上 发表过研究论文才能录用。事实上,能做到在这些杂 志上发表文章,在中国,教授都很少。 . NPG集团于2007年1月启动Nature China项目。Nature China是一个突出 展现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最好的研究成果的电子网站。在其招聘主管编辑 的启示中,要求这位编辑需要有物理学、化学或生命科学的博士学位,并 有可以证明的研究成果。虽然博士后学位会优先考虑(不是必需的),但 重点会放在经过广泛训练的应聘者身上。这个职位的关键素质,要求能对 稿件进行选择、能写作简练的总结,并能强调出所选文章的科学意义。应 聘者必须对中国的研究性协会和团体有很好的了解,英文和普通话流畅。 要求应聘者对科学实践和传播都要有热切的兴趣,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积 极的、外向的人,具备优秀的人际沟通技巧。能够推动Nature China的事 业从最初的构思阶段经过开始到未来的发展阶段。 . Nature Reviews系列杂志招聘一名助理编辑的启示。这 个系列刊物影响因子都很高,例如Nature Reviews Cancer影响因子有29.190。该职位的角色职能包括:与 编辑组密切合作,编辑评论和展望性文章,管理同行评议 过程,加工论文体例并撰写研究热点文章。为了满足这个 充满挑战性的职位要求,理想的应聘者需要对Nature Reviews系列刊物涉及的生物主题的领域有广泛的兴趣, 在细胞生物学和(或)微生物学领域或病毒学领域有经验 者,以及具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的应聘者会优先考虑。其 他一些重要的品质要求还包括:优秀的写作和语言沟通能 力,对细节的重视及对科技理念传播的献身精神。由于这 个职位需要与作者和评审者紧密合作,因此成功的应聘者 必须具备优秀的人际沟通技巧。 我曾在在访问哈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世界顶级医学杂志之一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52.589)时,看到他们的科学编辑们,均是有相关栏目学科背景的博士或 博士后,也非常热爱编辑出版工作。 DSCF0785 . 所以我认为,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必须具备几个方面的基本 素质: . 1 学术素质高: 针对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有一定专业学术素质 的高学历编辑人员是办好期刊的重要因素。他们对学科进展和 专家队伍相对了解多些,能协助主编初步识别稿件的学术质 量,能直接对稿件进行初筛,能直接对专业语言进行加工,编 辑效率也就很高;跟国内外专家的沟通也更容易些,对刊物面 向国际的发展非常有利。 . 2 品质素质好: 好的编辑还必须具备守德敬业、团结利人的品 质素质,能把期刊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不计较个人得失;能 耐受得住常规出版工作的繁琐和寂寞;能尊重主编、尊重专 家,遵守编辑道德规范,保持勤奋的学习心态。 . 3 能力素质强: 要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乐于同作者读者 沟通,并能虚心接受作者读者的建设性意见;善于借鉴其他期 刊的成功经验,不墨守成规,勇于开拓创新。具备这样品质素 质和能力素质的编辑,就是没有高学历,勤能补拙,也能将刊 物办得很好。 启示三: 一流刊物的作者一定国际化 . 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任何科技成果都可以造福于全人 类。作为传播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的交流 同样也应该是无国界的。 . 科技期刊同其他任何传媒一样,有一个共性的特征,就是 作为载体,其价值主要来自于其内容,也就是俗称的“内 容为王”。国际上一流的学术刊物之所以长盛不衰,究其 原因,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其刊登的是一流的内容,能把 一流的科技成果传播给全世界。这个内容的本身也是没有 国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作者,他们的优秀智慧相 聚在一起,发射出人类精华知识的灿烂光芒,照耀着人类 创新的前途,也照亮了期刊前进的道路。 利用Web of Science统计以下刊物2005-2007年 出版情况和作者分布,我们可以看到: . Science,文章数7766,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 美国(约占45.9%)、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 大利亚、瑞士、荷兰、意大利等,中国作者数居第11位; . Nature,文章数8224,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 美国(约占39.2%)、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荷 兰、瑞士、澳大利亚、意大利等,中国作者数居第14位; . Cell,文章数1769,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美 国(约占70.7%)、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瑞士、 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等,中国作者数居第13位;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文章数5412, 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美国(约占63.8%)、英 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瑞士、西班牙、澳 大利亚等,中国作者数居第18位。 同样来看国内几种SCI收载的优秀学术刊物这三 年的数据,结果如下: 200711cover.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文章 数367,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 中国大陆(占56%)、美国(占34.3%)、 加拿大、澳大利亚、英格兰、日本等;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 报》),文章数1454,来自28个国家和地 区,主要包括:中国大陆(占99%)、美 国、日本、英格兰、澳大利亚、德国等; . 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文 章数1628,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 括:中国大陆(占99%)、美国、日本、 英国、俄罗斯、韩国等。 [Chinese Physics cover image] . 通过简单比较就可以发现,但凡国外一流的学术 刊物,稿源和作者都是国际化的,其作者分布在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说明其品牌影响力是国际化 的,能从世界各国吸引同行优秀的稿件;也说明 其办刊水平是国际化的,能在世界范围内遴选出 该领域内高水平的文章;而且其出版形式和规模 也是国际化的,可以满足国际作者的投稿发稿需 求。可以看到,国际化的作者队伍还能持续吸引 国际作者投稿,帮助刊物扩大国际的引用、订 购,由此形成良性“马太效应”,使刊物滚动发 展,不断巩固其一流的地位。因此我说,一流学 术刊物的作者必定是国际化的,作者国际化才能 促进刊物走向国际一流。 启示一:有质有量才一流 . 科技期刊有一点是共性的,那就是必须不断地提 高刊物的内在质量,尤其是学术质量。真正发表 一流的科技成果,给作者传播一流的发现,为读 者提供一流的新知,肯定是一流的期刊所必备的 标志。但是,我认为,只登一点好文章,挣个高 影响因子,还不够一流。为什么中国就缺乏百年 老刊呢?我认为,我们对“质量”的辨证关系理解 把握得还不够。开始重视“质”了,但还没有重视 “量”。刊物没有出版的规模,没有一定的容量, 是造不成一流的影响的,也就难以源远流长了。 . 第二部分 出版有道——谈谈期刊出版创新理念 . Science,周刊,2007年出版论文818篇,综述68篇,其他 文章1661篇,总页码达到7666页,影响因子26.37; . Nature,周刊,2007年出版论文788篇,综述53篇,其他文 章1816篇,总页码达到6650页,影响因子28.75; . PNAS,周刊,2007年出版论文3481篇,综述13篇,其他文 章277篇,总页码为21021页,影响因子9.60; . Cell, 双周刊,2007年出版研究论文316篇,综述50篇,其他 文章295篇,总页码达到5214页,影响因子29.89; . New Engl J Med, 周刊,2007年出版研究论文310篇,综述 文章33篇,其他文章1486篇,总页码5502页,影响因子 52.59; . J Biol Chem, 周刊,2007年出版论文3851篇,综述51篇, 其他文章84篇,总页码达到37596页,影响因子5.58; . Phys Rev Lett, 周刊,2007年出版论文3545篇,其他文章 271篇,总页码近20000页,影响因子6.94 . J Am Chem Society, 周刊,2007年出版论文2851篇,综述 102篇,其他文章61篇,总页码达到16280页,影响因子 7.885 . 上述这些刊物,无论是综合性刊物,还是 专业性刊物,在各自领域中都得到了科学 家的广泛认可,它们的共同点是: 1. 学术质量的平均水平高(影响因子高,总引次也 特别高), 2. 发表周期快, 3. 发表的论文多,并且没有为了要提高影响因子而 刻意减少或控制论文数,而是在保证“优质”的前 提下,最大限度地为一流的科学家提供发表的空 间,可谓在规模上也是容量空前。 国内大家都认为办得最好的几份刊物的情况 . Cell Research, 月刊,2007年出版论文84 篇,总页码1040页,影响因子4.22; . 《物理学报》,月刊,2007年出版论文 1194篇,总页码7358页,影响因子1.28; . 《化学学报》,半月刊,2007年出版论文 509篇,总页码3051页,影响因子0.844; . 《科学通报》,半月刊,2007年出版论文 513篇,总页码3378页,影响因子0.77。 . 跟前面的国际一流的领先期刊相比,我们国内处在 一流水平的刊物一方面影响因子还是很低,反映出 论文质量水平普遍还不够;同时我们的发表周期较 长,发表的论文数也较少,规模不够,“量”小。国 内大多数期刊还是双月刊、季刊,论文数一年只有 几十篇左右,这种状态,对于科学界、对于同行专 家来讲,要引起广泛的关注,传递充分的信息,显 然是不够的。 . 所以,我们的刊物要办成一流的期刊,编辑们光花 功夫去提升每篇文章的“质”还不够,还要花功夫不 断提升刊物的容量,不断扩大刊物的出版规模和报 道能力,缩短刊物的报道周期,多发好文章、早发 好文章。 . 量小非君子,有质有量才一流。 启示二:一流的刊物是e流的 . 2007年5月14日,国际期刊联盟主席兼CEO唐纳 德·卡姆菲尔德(Donald Kummerfeld)先生在 北京召开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致辞中指出: “我们现在有一个巨大的机会,可以将我们的消 费者人数扩大到比我们仅仅依靠印刷所能触及到 的群体大得多的范围。这是令人激动的,但同时 也有点令人害怕,因为我们需要弄清如何保持我 们的印刷期刊健康生存和吸引人,同时也需要学 习和投资于如何成功地在数字世界里吸引读者。 . 专业性强、受众面窄、市场相对细化的科技类期刊,在传 统出版模式日益式微的今天,该如何在数字出版的时代求 得生存与发展呢?我国近5000种科技期刊,建有独立网站 的寥寥无几,即便一些刊物拥有网站,但内容单调、功能 单一,还停留在纸版文件网络化照搬阶段,属于Web 1.0 时代的产物,很难适应Web 2.0时代互动交流、用户定制 的多样化要求,导致在数字出版的国际潮流中明显处于弱 势。 . 通过分析Nature(影响因子28.751,网站 www.nature.com), Science(影响因子26.372,网站 www.sciencemag.org), Cell(影响因子29.887,网站 www.cell.com), Lancet(影响因子28.638,网站 www.thelancet.com), BMJ(影响因子9.723,网站 www.bmj.com)等几个国际知名的科技期刊,可以发现 它们在网络上的表现同样也是一流的。 . 首先是各个网站都有详尽的基础信息和完善的在线投稿系 统,能充分提供信息为作者服务。 . 登录Nature的网站,不仅可以了解NPG(自然出版集团) 旗下的近40种刊物的报道范围、具体内容、联系地址和编 辑人员,更可清楚地知道这一创刊于1869年的刊物的历史、 现状和发展方向。通过细分受众,针对读者、作者、评议 者、广告商、图书馆员、媒体等提供的信息也各不相同。 而Lancet和BMJ甚至开辟了专门针对医学院学生的专 栏,使你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可容易地了解该刊。即 使你在一个远离都市的僻壤之地,只要有网络,你就可以 通过Science的或Cell的网络投稿系统直接投递文章,因 为投稿程序、文件格式、版权声明、政策指导、注意事项、 联系方式、参考数据库等,都可在网上轻松获取。完善的 信息和系统,使这些刊物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稿源,提 升文章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 其次,这些网站资源丰富、功能强大、形式灵活,充分为读 者服务。 . 浏览上述刊物的网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信息和数据极大丰 富,能通过不停的链接,找到许多相关数据库和信息源,让 人应接不暇。在网站内的各个刊物,不仅可以通过作者、题 目、任意关键词等检索,还可通过引用情况、DOI号等检索。 在Science网上可直接检索HighWire出版社的几千种期刊, 在Cell网上可直接使用ScienceDirect2000多种期刊的平台。 经由这些网站,还可进入众多相关数据库,获取丰富的信息 资源。同时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元的,充分表现了Web 2.0的优势,强调互动和个性化,使你从文字、图片、声音、 影像等全方位接受信息。 . E-mail alert 提醒和RSS订阅功能使你排除冗余信息,第一时 间获得感兴趣的内容;Nature上分别针对作者和评议者的 Blog使你具有发言主动权,与志同道合者交流;Science上 展示的图像和影像,将科学之美展示于你;Cell上直接可下 载的Podcast能让你随时随地听到科研进展;BMJ上的 Webchat为在网络上探讨共同话题提供平台。为你而作、随 你所需、方式灵活、声色俱全,这样一种科技内容的呈现方 式,让科技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简单有效。 . 再次是这些网站有多样化的盈利模式。 . 作为传播科技知识、发布科研成果的重要媒体,科技期刊 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始终是引人关注 的问题,而期刊网站的经营模式更值得深思。笔者归纳起 来,这些网站的经营模式大体如下: . 1. 有偿订阅。在摘要和部分范文免费的基础上,有偿提供 全文,收费标准不一,可分为个人和机构订阅; . 2. 单篇购买。每篇文章可单独/单面购买,价格不等,如 Science 15美元/篇,Cell 31.50美元/篇等; . 3. 参与数据库盈利。刊物本身是某些数据库的一部分,从 数据库的集成收益中盈利,如Cell是Elsevier公司 ScienceDirect数据库的一部分; . 4. 广告收益,上述网站都有网络广告,有些着重介绍刊 物,有些宣传公司或产品; . 5. 增值业务,通过期刊的延伸服务获利。如Lancet的PDA 服务,可与手机运营商互联,或与Apple公司的iTune相 连,将实时科技新闻信息发到用户手中。 . 这些刊物还有许多延伸的特色服务,从更多角度、 更大范围帮助用户。 . 比如提前在线出版(online first),这是数字出 版时代的特色之一,在纸版刊物出版之前,在网 上发表部分论文。这些文章都有DOI号、作者介 绍和摘要,可购买全文、被引用等,在信息发布 上能做到领先一步,发挥网络的优势; . 再如实时新闻和个性服务,形式灵活、内容丰富。 . Nature开设了专门的新闻网站news@nature.com,实时 报道科研成果和重大事件,Science的STKE是专门针对 信号转换方向的科学家提供的电子刊物,Cell的LabLink 为科学家和编辑提供免费的学术座谈。 . 而这些著名刊物网站的真正卓越之处,在于它们 关注信息的价值而不限于形式,关心人的发展和 提升而不流于技术。 . 如果说Web 2.0时代的各项技术带来了眼花缭乱的表现符 号,全面调动起人的感官能力,但它引起的可能只是一种 流行,在汹涌的潮流退后,真正重要和宝贵的是什么?这 些刊物都不约而同地放在了对“人”的关注上。 . 无论是Nature的Job栏目,Science和BMJ的Career栏 目,还是Lancet和BMJ上的Student栏目,都是通过发布 相关的工作信息和学习信息,用户不仅可以注册、查询、 投递简历,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就行业状况和就业经验 进行同行交流,还可利用网上的数据库和交流工具进行自 我学习。这些网站不仅满足人对信息的需求,更满足人对 自我培养、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以人为本、注重 自我实现的精神在他们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 可见,要树立刊物品牌,扩大科技期刊的影 响力和知名度,需要高度重视刊物的数字化 建设。数字出版是国际潮流和大势所趋,我 国的科技期刊要想扩大影响力,成为国际一 流的刊物,必须在“e”字上下功夫,而这个e 绝不是纯技术的,而是与人的个体需求和发 展要求结合在一起。只有转变观念、把握潮 流,借鉴国际知名刊物的数字出版经验,充 分调动传统资源,综合利用数字技术,努力 将刊物打造成e流的,才能成就一流的刊物。 启示三:栏目精彩,刊物才精彩 . 国际上的科技期刊不胜枚举。如何在众多的期 刊中脱颖而出、凸现特色、吸引读者,形成持 续的影响力,打造出品牌刊物,众口一词都说 是“内容为王”。但如何做内容,编辑起来可就 各不相同了。笔者认为,有设计、有交流、经 过精心包装的多元化的内容显然比平铺直叙、 形式单一的内容更吸引人。 . 从国内外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看,栏目无 疑是影响刊物内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栏目提 纲挈领、画龙点睛、圈点内容、引发阅读兴趣。 设置合理、丰富多样的栏目,对塑造期刊品牌、 提高刊物内容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 至可以说,栏目直接影响了内容,影响了阅 读,成为内容的眼睛。 . 国际上一些著名刊物都非常重视栏目的设置和功能。 首先,精心策划、持之有方,充分考虑到刊物的性 质、报道范围、内容特色、学科特点、读者需求甚 至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因素。 . Science(《科学》)作为一本综合性的顶级科学周 刊,它目前的主要栏目有: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Departments(板块),Editorial(社论),News of the Week(本周新闻),News Focus(新闻聚焦),Letters(来 信),Books et al.(书评),Policy/Education Forum(政 策/教育论坛),Perspectives(展望),Review(评述), Brevia(简讯),Research Article(研究论文), Reports(报告),以及不属于正文内容的多个特色板块, 如ScienceNow,Science Express,ScienceCareers 和Science’s STKE等。 . 值得一提的是,刊物开始有一个“本期导读”和“编辑精 选”,每个栏目的论文内容按照学科分类,Letters栏目 都有编辑的回复等形成互动。这样的设计,信息多样而 充满新颖、活跃的感觉,使读者在阅读时思维变得发散、 交叉,视野开阔而富于启迪,阅读者兴趣盎然。 . PNAS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也是学 术性很强的周刊。每年发表论文3300 篇,页码达到20000多页。除了固定栏目 This Week in PNAS(本周科学院新 闻),Commentary(评论)和 Perspective(展望)外,刊物开始也有 一个“封面故事”和“本期导读”。然后,每 期都按照大学科分栏,再细化为小的学科 来设定栏目、排列报道内容。这样,就能 充分反映各学科的研究进展,并使相关学 科的读者不至于在本学科看不到应有的内 容而失去对刊物的兴趣。类似这样的栏目 设置兼顾时效性和学术性,同时考虑为读 者和作者的长期服务,使刊物在提高学术 质量的同时,赢得了比较广泛的受众。 Current Cover . 其次,好的栏目需要好的经营,需要坚持不懈、 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扩大刊物的影响力。 . 生物学领域顶级的刊物Cell(《细胞》)主编Emilie Marcus在2003年上任后,在推动栏目创新方面不遗 余力。现在Cell的主要栏目包括:Cover Caption(封 面故事),Leading Edge(前沿),Essay(随 笔),Previews(预测),Minireviews(微型评 述),Review(评述),SnapShot(快照), Research Articles(研究论文)等,使学术刊物一 扫单调、沉闷的风格,内容活泼受人欢迎。 .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化工新闻》) 主要刊登化学研究论文、化学家的研究活动、化学会 信息、化学工业市场报告等,曾设“专栏故事”、“新 闻手稿”、“社论”、“焦点之页”、“就业信息”、“化学 研究”、“政府热点”、“新闻聚焦”等许多富有特色的 栏目,经历各任主编,继承传统并不断创新,使刊物 成为行业中无可非议的佼佼者。 . 这些立意新颖、精心经营的栏 目,支撑起优秀刊物多样而又 固定的内容,从众多细节上体 现出期刊的编辑质量和编辑思 想,并通过不仅是作者自身的 内容,更多的还有评判者、编 辑者的参与内容,以及行业里 最新的信息,来引导作者和读 者更多地关注刊物。通过栏 目,从视觉到思想给人带来阅 读的多样化,带来愉悦的感 觉,形成“悦读”的效果。 . 通过丰富的栏目构造成的刊物,就如 同一栋设计精巧的建筑,让你推开的 不仅只有一道门、一扇窗,而是富有 立体感、层次感的发现,富有乐趣和 新鲜感的过程。这样的刊物呈现在眼 前,也反映出编辑开放、包容的思想 和对科学研究关注的活力和热情。由 此形成良性循环,吸引更多的读者和 作者,既提高刊物的整体质量,也使 刊物更具有影响力。因此说,栏目精 彩,才能成就刊物的精彩。让我们都 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刊物栏目吧。 启示四:一流刊物,经营也一流 . 1.定价:国际上科技期刊的定价方式可谓多种 多样、各不相同,价格的细分方法不亚于布置 一个周密的营销计划。 . 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为例,它的定价不仅按通常意 义上的个人与机构订户、印刷版与网络版分类,随着年 度的不同而变化,在“机构”上,它也做足了文章,将不 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机构详细分为几个层级(tier), 按照版本的不同组合灵活定价,最少的个人学生用户只 要30美元/年,而3000人以上的大型公司要8615美元/年。 2008年该刊针对订阅和开放存取会员的机构定价就可以 分成以下6个层级: . 层级1:针对非研究性的博物馆、公 共或代理图书馆,初级和中级学 校,或私人办公室及诊所等。 . 层级2:大学或研究院校及与此等同 的机构。 . 层级3:少于12000人的美国国内集 中研究机构或海外同等的机构,研 究型的图书馆,非研究或教学型的 医院,小规模的非营利或政府性组 织,小于1000人的小公司。 . 层级4:12000人以上的美国国内集 中研究机构或海外同等机构,医学 院,研究型、教学型或网络型的医 院,大规模的非营利或政府性组织。 . 层级5:媒介公司(1000-3000 人)。 . 层级6:大型公司(3000人以上) IMG_1089笔者访问《美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 从国际上出版商办刊、学协会办刊和独立期刊 几个方面来看,定价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 一是按照期刊类型。目前许多科技期刊不仅有了全文数据 库、电子刊号(eISSN),实现过刊数字化和提前在线出版 (Online First)等,更将电子版作为新的赢利点,将过刊、 印刷版、电子版单独销售或组合销售,甚至可以销售单篇 文章、单个页面(Pay Per View),定价很灵活。 . 德国Springer公司出版约1600种STM期刊,它的定价类型 分为七大类:P(只限印刷版),E(只限电子版),PE (兼有印刷和电子版),CD(年度合订本的光盘版),A (年度合订本印刷版),OF(提前在线出版),S(电子 版的补充材料)。 . Blackwell公司与John Wiley于2007年2月合并,依托数据 库集成平台Synergy出版1250种期刊,定价分为三种:优 先订阅(印刷版、电子版和过刊的全部权限)、标准订阅 (印刷版、电子版和过刊的部分权限)、仅限电子版等。 . 二是按照读者对象。通过细分市场和受众,针对不同类别、 职业、年龄、经济能力的读者确定不同的价格策略,既扩 大受众面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 如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是美国最大的非营 利专业学会之一。该机构实行会员制,针对机构、个人、 会员、学生设有相应的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机构价又分 团体价、图书馆价、公司价等,会员价又按会员等级进行 区分,2005年的收入已近3亿美元。 . 美国医学会(AMA)对学会会员、一般订户、医学生和 住院医生、机构的订价相差很大,对美国医学会会员每年 订价为75美元;一般订户为145美元;医学生和住院医生 为48美元,单位或机关的订价则为245美元。这样既吸引 不同经济能力类型的订户,还可培养潜在读者群,有利于 促进学术交流。 . 三是按照不同地区。国外科技期刊考 虑的是国际市场,具有全球视野,定 价也按照国家和地区进行划分,并努 力在各地设立办事处来推进期刊的销 售。一般来说,主要的期刊销售地区 分为北美、日本、欧洲及其他地区, 有时甚至有针对某些国家的特殊价 格,例如由科学出版社与Elsevier共 同出版的Pedosphere(土壤圈),它 在日本为JPY42,000,在欧洲和伊朗 为EUR290,在美国及其他地区为 USD370。 cover200 . 多元化、多层次的定价体系,反映了西方精细化管 理理念,表现出期刊整体经营的强烈意识和与时俱 进的市场精神: . 首先是注重市场,通过综合考虑行业态势、细分市场、目 标读者、数据库营销、纸张成本等众多环节,形成适应市 场的差异化定价。即便是非营利机构也采取市场化手段。 . 其次是重视受众,多元化的定价,不仅有利于培养和延续 读者,促进营销方式的多样化,扩大发行范围,还可加深 学术交流,强化学术共同体的服务体系,使期刊获得良好 的综合效益。 . 再次是国际视野和前瞻意识。开放门户、面向国际,办刊 伊始便不囿于地理的限制,从广大的国际市场获取学术资 源和经济来源,在全球化背景下规划期刊发展;面对当前 数字出版的潮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定价方式,在更广 大的市场中谋求刊物的成长空间。 . 我国大陆大部分科技期刊定价基本整齐划一,不分读者、不分 地区,就是一个全年邮发价。缺少市场细分和受众意识,缺乏 期刊整体和系统经营理念。在定价方面,我们更多地只考虑了 印制、纸张等直接成本,没有考虑品牌、智力、人力、营销等 方面的间接成本,对期刊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支撑力度不够。 2. 一流刊物,广告也讲究 . 广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长期演变中, 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客户需 要通过各种媒体来宣传介绍自己的形象和产 品,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科技期 刊作为学术传播的重要媒介,具有专业水平高、 针对性强,易保存,能够持续传播等优势,拥 有相对固定的、素质较高的读者群体和特定市 场,对于有针对性地集中投放广告很有利,因 此,广告客户需要科技期刊。 . 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依靠自己的知名度、学科 特色、固定读者、特定市场等吸引相关广告, 重视广告经营,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 经济效益,还可提高稿酬、降低版面费,吸引 更多的优秀作者;提高编辑的待遇,吸引更多 优秀人才;降低刊物价格,争取更多的订户, 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刊物的发展壮大。因 此,科技期刊需要广告。 . Nature每期大约200余页,广告占到1/10;广告 收入占期刊总收入的50%~60% . Cell每期不到100页,广告可占到1/5 . Springer、Elsevier这些出版商也非常注重期 刊的广告业务,设有专门的广告部门 . 广告不仅限于纸版本刊物,网络版广告更是发 展迅速,网络版刊物凭借其更广的受众面和巨 大的访问量,吸引了很多广告客户的青睐,两 个版本是互动的,彼此推介,形成更强的宣传 攻势。 . 做广告的原则 国外科技期刊的编辑部门和广告部门彼此独立, 广告经营由专人负责,不影响编辑独立性。编辑 部坚持的是质量原则,稿件选择因循学术标准, 编委会对此把关,基本不受广告部门的影响。因 为他们深知,内容和学术质量是刊物发展壮大的 根本,只有刊登高质量的稿件,才能持久地赢得 更好的作者、更多的读者,进而赢得更多广告客 户,不能因一时一处的商业利益影响学术质量。 . 广告刊例的制作 要想赢得广告客户,需让其明白刊物的主要特色、 读者对象和发行量等因素,这样的广告才能有的 放矢,因此许多知名科技期刊都非常注重呈现细 节和数据,精心制作广告刊例——他们称之为 Media Kit的内容包。 . 广告类型和方式的选择 以往纸质版的广告多是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一 些科技类公司或科技产品,及相关的工作信息 等,文字简洁、图像生动,传播效果较好。随着 网络媒体的发展,多媒体传播手段的兴起,广告 类型和形式变得不拘一格,产品发布、公司形象 宣传、刊物介绍、职位信息、会议交流、书籍介 绍等广告都可见于科技期刊,音频、视频、文字、 图片、PDA、博客、电子邮件推送等方式均可使 用,力求效果最大化。纸质版和网络版相互影响、 融合,使广告呈现出新的面貌。 . 广告的评价和管理机制 不同于我国的广告经营许可证制度,国外很多科 技期刊都是报刊发行量考核和定期发布制度。如 北美的ABC(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 中文意思为发行稽查局,是由广告主、广告公司 及媒体单位组合而成的机构,针对印刷媒体发行 量进行严格稽核,并发给发行量认证书以证明该 刊物发行量,用以规范报刊业的广告经营活动, 从而保护广告主、广告公司以及报刊社三方的经 济利益。网络版兴起后,Alexa等排名工具对网 站流量有监测。这些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能够保 证广告客户获得相对准确的数据,便于投放广 告,也使期刊对自身有一个评价和激励。 . 良好的广告经营既是对刊物本身特 色和影响力的肯定,也为刊物赢得 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持续进步的动 力,是一个双赢乃至多赢的结果。 我国的众多科技期刊也不能视广告 为“畏途”,一味排斥,只有深入 下来,认真研究自身的刊物特色、 学科优势和受众情况,才能找到相 应的广告客户,为刊物发展争取更 大的空间和更强的动力。 science网页上的广告3 启示五:一流的刊物善于自主创新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 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广大科 技人员顽强拼搏,我们取得了一批以“两弹一星”、载人航 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高性能计算机、人 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 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 权,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 从1995~2005年8月ESI数据库论文统计情况来看,中国 入选SCI的自然科学领域论文总量为335,466篇,占世界 自然科学领域论文总量的3.51%。2005年Cell发表中国作 者论文5篇,Nature 发表12篇,Science 发表13篇, Lancet发表10篇,科研水平大幅提高。 . 相比较而言,我们科技期刊的发展除了数量增 幅很快之外(从1978年的约780种增长到现在 的约5000种),质量水平和同国外相比差距很 大(我国目前SCI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只有4.5 分,而美国最高的达69.0分),很难满足我国 科技人员发表优秀论文的需要。归根结底,最 关键的还是自主创新的意识不够。必须强调在 吸收国际一流刊物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走中国 特色的科技期刊自主创新的道路。 . 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相对落后 的状况主要有6个方面的表现: . 1 发表的文章质量较低,表现在论文原创性相对薄弱,覆盖 学科的能力较低,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学科的前沿进展。 论文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普遍较小; . 2 发表能力较低,表现在发表周期较长,周刊、半月刊很 少,发表的总页码和总论文数普遍较少,发表形式也较单 一,网络化及时发表尚未普遍实现; . 3 发行能力低,表现在发行量普遍较小,发行范围局限,用 户覆盖面小,发行方式单一,发行增长率低甚至副增长; . 4 集约化出版能力较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与营销效应, 市场占有率较低,广告能力较差,出版国际化尚未实现; . 5 同行业期刊品种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缺乏行业权威品牌期 刊,缺乏国际性知名大刊,品牌的感召力严重不足,无法 适应科技人员的高端需要。 . 6 高素质编辑人员紧缺,队伍稳定性差,直接影响编辑质 量;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市场开拓活力不足,直接影响其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Nature杂志创办于1869年,跨越139年的时光而经久不 衰,持续保持世界科技期刊界领头羊的地位,其品牌战略 始终坚持于为科学家做桌面上最好的科学报道,并能不断 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品牌衍生产生新的生命力。其 不断自主创新的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1992,当人类进入越来越关注生命自身问题的时代,Nature创办了其第 一份报道原创研究成果的子刊——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 学》),随后,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Nature又相继开出 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1994), Nature Medicine (1995), Nature Biotechnology(1996), Nature Neuroscience(1998), Nature Cell Biology(1999),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1999),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1999), Nature Reviews Genetics(1999), Nature Immunology(2000), Nature Reviews Cancer(2001),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01),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02), Nature Materials(2002),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03), Nature Methods(2004)等一系列密切配合前 沿热门学科发展需求的专业子刊,形成一个专业期刊的出版集团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所有这些子刊的编辑质量和出 版标准均达到和母刊Nature一样,以成为该领域内的权威期刊为目标, 形成了国际科技期刊界一道独特的风景。 . 首先要提倡刊物的内容创新。 . 要不遗余力地加强编辑主动组稿、采访与策划能力,提高 主动报道原创成果的能力;要发动刊物所有的专家资源, 使刊物的内容具有更多的国家或国际领先水平;要不断提 高刊物的评审能力,从严把握刊物的发表质量,真正发表 出一流的科技成果,给作者传播一流的发现,为读者提供 一流的新知;要不断丰富刊物的内容元素,使栏目精彩、 内容新颖而又多元化,这才是一流的期刊所必备的标志。 如果我们的刊物只为一些作者评职称、争项目提供发表服 务,如何能够满足广大读者获取创新知识的需要?这样的 内容弊端必须杜绝。 我们的认识: DSCF13302004年笔者访问MEDLINE和NCBI。从MEDLINE到NCBI就是典型的内容创新。 . 其次,要提倡刊物的出版创新。 . 要不遗余力地加快刊物的出版周期,保持刊物的准期出 版,扩大刊物的出版容量和规模。国际上的先进刊物,无 论是综合性刊物,还是专业性刊物,共同点除了学术质量 的平均水平高之外,他们的发表周期快(周刊为主),发 表论文数多,出版规模惊人,没有为了提高影响因子而刻 意减少或控制论文数或页码,而是最大限度地为一流的科 学家提供发表的空间。我国的刊物,在宏观上受一些管理 政策的条框约束,在微观上,受我们自身发展理念的约 束,总体出版规模偏小,发表的刊期、周期、容量都尚待 提高。一个刊物如果不能快速报道创新发现,就无法实现 其存在的必要价值;如果不能提供读者足够的信息让人爱 读,也无法获得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 IMG_04472007年笔者访问了PLoS编辑部,他们所提倡的OA模式就是典型的出版创新。 . 第三,必须提倡刊物的经营创新。 . 要不断提高我国刊物的管理与经营水平,提倡刊物的规 范化、标准化管理,提升刊物的设计与经营水平,使之 适应国际化的市场、网络化的世界,真正形成竞争有力、 反馈迅速、回报丰厚的市场营销体系,真正让刊物走出 国门,走向世界,走到需要的用户手中去。经营创新是 摆在我们中国刊物面前的一个最大的挑战,也是反映我 们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很难想象,一个刊物办了 许多年,办刊人还不知道自己刊物的准确定位,这样的 刊物怎么能够经营得好?一个刊物办来办去,不知道哪 些读者在看自己的刊物,这样的刊物怎么能发展下去? 所以办刊人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刊物经理人。 IMG_1116笔者2007访问美国科学促进会及《科学》杂志,EurekAlert是其典型的经营创新. 百年老店非一朝一夕,科技期刊的自主创新也 是任重道远。我们这一代办刊人必须肩负历史 赋予我们的责任,努力探索科技期刊自主创新 的道路,认认真真地在我们手上办出国际知名 的中国期刊来,才能为中国的自主创新做出应 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