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赶超 聚沙成塔——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交流会圆满召开
来源: 本站   发布日期: 2024-06-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我们要加速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培育,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积极发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并鼓励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优先在我国期刊、平台上发表和应用。这一重要指示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方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 2024年6月18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指导下,“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交流会”在广州圆满召开。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陈建新调研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彭丹调研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马峥研究员,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负责人陶海教授等嘉宾和专家代表,以及会议主办方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以下简称学会)领导吴惠勤理事长、张冰副理事长、孙涛副理事长、龙秀芬秘书长,会议协办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领导林浩添主任、梁凌毅副主任,以及来自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近40位期刊代表参加了交流会。

       交流会聚焦于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地交流和讨论,旨在总结、展示和发挥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的引领作用和实践成效,挖掘、推广先进的办刊经验和创新探索,共同探讨新形势、新机遇和新问题。此次交流会不仅是一个信息共享、互学互鉴的平台,更是促进科技期刊质量提升、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加强我省科技期刊间的交流合作,致力于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期刊,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广东省在国内外科技期刊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领导致辞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出版处陈建新调研员、广东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彭丹调研员、学会吴惠勤理事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主任等领导先后作了发言,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梁凌毅副主任主持致辞环节。

       陈建新调研员表示,近几年我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实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从全国来看,与党中央的要求,与我省的经济实力和科研投入及所处的改革开放前沿的地位,还有一些差距,尚未形成整体性的优势,许多期刊亟待加入世界一流期刊的方阵,迫切需要取得突破和发展。我省科技期刊应抓住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新机遇,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的中心任务,加强优质内容出版和传播能力建设,发挥敢为敢闯、勇于创新的模范带头作用,使更多有实力的科技期刊跻身于一流科技期刊的行列中,助力广东省打造卓越期刊队列。

       彭丹调研员表示,这次交流会的内容十分重要,意义也十分重大。加大科技期刊领域创新资源投入,提升科技期刊建设总体水平,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广东省科技期刊方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适应我省实施教育、科技、人才强省重大战略。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要素多、建设周期长、组织实施难,既需要资源,也依靠情怀,是一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目标任务。希望期刊同仁以此为契机,大胆集思广益,相互学习交流,紧密团结合作,协同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广东省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岭南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之路。

       吴惠勤理事长表示,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和支持下,在卓越计划和广东省高质量科技期刊建设项目的推动下,在各方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下,我省科技期刊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学科排名都有比较大的进步。交流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经验,探索广东省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建设,以期打造出广东省的响亮招牌。

       林浩添主任表示,一流期刊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互为助力,一是要抓住发展机遇,善于加以利用,争创世界一流;二是要创新激励机制,创新评价体系、集聚各方力量,打造专业团队;三是树立信心、坚定信念、持续投入。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专题报告

      《分析测试学报》编辑部主任、学会秘书长龙秀芬和《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学会副理事长孙涛先后主持了专题报告环节,报告嘉宾分享了项目申报的关键要点、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和阶段成果,以及办刊经验等方面的内容。

       《分析测试学报》编辑部主任、学会秘书长龙秀芬和《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学会副理事长孙涛先后主持了专题报告环节,报告嘉宾分享了项目申报的关键要点、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和阶段成果,以及办刊经验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马峥研究员作了“开放科学视觉下的科技期刊评价”的专题报告,从开放科学与学术出版、学术出版的8项关键原则、国际OA期刊的共同挑战、学术期刊评价的理念发展、开放科学视角下的科技期刊评价、高影响力期刊成长的路径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解读了国内外科技期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及评议评价标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孙昌朋主任从期刊发展注重国内外影响力、出版传播数字化等方面,总结分享了入选卓越计划项目前后所开展的重点工作和经验,并分享了结题答辩的技巧与方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戚仁斌主任从项目执行情况,包括内涵建设、硬件建设、效果评价等方面,总结分享了入选卓越计划后的办刊经验及未来展望。

     《Ocean-Land-Atmosphere Research》编辑部李雪主任从创刊价值体现、答辩技艺扬长避短、文献计量数据支撑、答辩环节注意事项等方面分享了入选卓越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过程及经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黄子芸编辑从中山大学医学期刊联盟成立的背景、必要性,引入专家办刊、打造品牌期刊等方面介绍了中山大学医学期刊联盟创一流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建设路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期刊中心汪挺主任,从期刊建设情况、目标、举措和成效等方面分享了英文期刊新刊创办及努力争创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的探索。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主题讨论

       在学会吴惠勤理事长的主持下,与会人员聚焦如何促进科技期刊质量提升,加快建设一流科技期刊,围绕项目申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解决对策和实践经验;广东省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策略探讨;新创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发展路径与实践成效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针对与会人员提出的有关创一流科技期刊的问题,马峥研究员指出期刊国际化进程对于提升影响力至关重要,在申报相关课题和办刊实践过程中要凸显期刊的国际化、专业化和高端化的特色及优势,并提供了许多实践建议。

16.jpg  17.jpg

眼保健康交流

       结合科技期刊编辑的用眼习惯,蔡雯嘉、吴雨璇、李扬杵、殷秋霞等眼科中心的专家,为与会人员提供眼部检查及指导日常用眼注意事项。

18.jpg  19.jpg

结    语

       本次交流会展示了我省科技期刊追求卓越的时代风貌,不仅为我省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我省科技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提供了实际的参考和借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科技期刊的转型与创新,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比学赶超、聚沙成塔、携手共创科技期刊的美好明天!

20.jpg

供稿:蓝艳华、李扬杵

编辑:张芷言、陈   艺

校对:曹小琼

审核:龙秀芬、张芷言

 
 
【关闭】
 

版权所有: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8158790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电话:020-87601545 传真:020-87601545 邮件地址:kjqk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