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智能开新局、融合发展创新篇——第12届南方科技期刊发展会议
来源: 本站   发布日期: 2024-04-13
 
 

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助力产业深度融合

        2024 年4月11-12 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承办“第十二届南方科技期刊发展会议”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届会议聚焦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的数字化、专业化、集群化、 国际化、产业化等问题,旨在为业界同仁搭建交流平台,助力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南方科技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科技期刊方阵的学术凝聚力、科技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来自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简称学会)等领导,多个省区的期刊协会/学会负责人、知名期刊社长和主编等嘉宾,以及广东省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编辑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50.png

 1.png

       12日上午,会议正式拉开帷幕,由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龙秀芬秘书长主持开幕式。广东省委宣传部出版处陈建新调研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黄江康处长、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陈寄梅所长、学会吴惠勤理事长先后发表致辞。

2.png

广东省委宣传部出版处陈建新调研员致辞

       陈建新调研员表示,近年广东省不断探索,并出台相关文件为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科技创新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发挥科技期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精品期刊。让学术生产力与科技创新力同频共振,传递科学信息、推动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是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3.jpg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黄江康处长致辞

       黄江康处长表示,自2021年起,省科技厅联合省委宣传部发布《广东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指南》,持续支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并在2024年度设立专项资金推出广东省科技期刊高水平人才建设项目,着力探索广东省编辑出版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未来将不断加强投入力度和深度,着力推动建设科技期刊内容创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品牌培育高地,助力广东省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4.png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陈寄梅所长致辞

      陈寄梅所长向莅临“第十二届南方科技期刊发展会议”指导的领导、嘉宾,向参会代表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在政策加资金的双重扶持下,广东省科技期刊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也涌现了一批高素质的办刊人才队伍。新机遇、新形势下,希望业界同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分享智慧。

5.jpg

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吴惠勤理事长致辞

       吴惠勤理事长表示,南方科技期刊发展会议,自2009年至今举办了十二届,论坛立足华南、面向全国,协办单位扩至湖南、广西、福建、贵州、澳门、江西等多个省区,已成为广东省科技期刊乃至南方科技期刊的品牌和名片。学会通过融合“请进来、走出去”,积极策划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以打造学术品牌、搭建高端平台、拓展交流空间,助力区域科技期刊合作发展。

6.png

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龙秀芬秘书长主持

51.png

7.png

      会议期间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广东省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首发仪式,陈建新调研员、黄江康处长、彭丹调研员、陈寄梅所长、吴惠勤理事长、王景周副理事长,以及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副主任谭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有限公司刘冰副社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付晓霞主任,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省医学情报所)吴淑金副主任等领导和嘉宾共同为首发仪式进行揭幕,与会人员共同见证这一激动时刻的来临。《广东省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的正式出版,标志着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创新发展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8.jpg

蓝皮书编写委员会主任王景周副理事长介绍蓝皮书工作

         随后,蓝皮书编写委员会主任王景周副理事长从编写背景、出版过程、内容概述和未来展望等4个方面,对《广东省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的出版情况作了简要介绍。这是广东省期刊领域的第一本“蓝皮书”,自2023年7月启动,从成立编写委员会,拟定选题、编写提纲和人员分工,定稿前经第一版到第三版汇稿讨论、编写研讨会及省内外相关专家审读意见进行反复修订。全书分为广东省科技期刊现状分析、广东省科技期刊影响力及载文特征分析、广东省科技期刊高水平建设进展、广东省科技期刊的实践与思考等共4章,针对广东省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及态势从可行路径、政策环境和保障措施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翔实内容、可靠数据、剖析问题和总结经验,探索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广东路径,打造广东省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智库,制定广东省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的指南。

52.png

9.jpg

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王景周副理事长主持

       智能(AI)的应用、产业融合的路径、学术质量的提升、服务创新的实践等主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探讨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路径。王景周副理事长,吴淑金副主任,《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编辑部卫亚东主任,《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李立主任,《隧道建设(中英文)》编辑部冯晓燕副主编,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荆志成副院长,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陈剑副主任、刘勇副主任,《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戚仁斌主任等先后主持了大会主题报告。

10.png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中心杨代庆副主任作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中心杨代庆副主任作了题为“AI在同行评议中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AI大模型对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AIGC技术在出版发表中的应用和实践进展,指出在AI辅助同行评议过程中编辑是组织人,起到把关人的核心作用,他认为科技期刊从业人员要善于把握AI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在编辑出版中加以利用。

11.jpg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白雨虹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白雨虹研究员作了题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的报告,通过对现代科技期刊产业链作全面而深入的画像,剖析自身发展的取舍,找准定位;用实际案例分享Light品牌在提升国际化、传播力和联合办会等将擅长的事做到极致的成功做法,铸造品牌,成为产业不可或缺的伙伴和平台;最后对Light品牌全球战略未来进创进行展望,以“沿深度融合脉胳 铸百年科技大刊”为结语。

12.jpg

清华大学出版社石磊副总编作报告

        清华大学出版社石磊副总编作了题为“共建数字平台,推动产业发展 ——基于SciOpen的探索”的报告,报告基于SciOpen所开展的探索,围绕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大变局;从串行到并行: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的数字化雄心;清华社:从精品化到集群化;SciOpen:以数字化推动产业创新;培育软实力:期刊建设能力构建;共建共享,开辟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新局面6方面,全面分享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产业的发展路径。

13.jpg

天津中草药杂志社陈常青总经理作报告

       天津中草药杂志社陈常青总经理作了“科技期刊在促进行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的报告,介绍了旗下《现代药物与临床》《药物评价研究》《中草药》及英文刊Chinese Herbal Medicines的成功办刊经验,分享了杂志社选题策划专栏专刊、依靠专家办刊、举办学术会议、新媒体融合发展等出版实践案例。

14.jpg

上海大学期刊社刘志强副社长作报告

        上海大学期刊社刘志强副社长作了题为“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实践”的报告,介绍了上海大学期刊社高质量发展战略与路线图,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内涵及提升措施及《电化学能源评论》(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创刊的缘由,着重分享了办刊实践、办刊新团队的构建及提升刊物影响力的措施。

15.jpg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有限公司刘冰副社长作报告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有限公司刘冰副社长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技期刊中应用的管理”的报告,首先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背景与带来的侵权问题和伦理失范等问题,接着讲解了关于AI工具写作等科技期刊相关政策与实践,最后分享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出版平台AIGC检测,并指出与其抵制新技术,不如思考如何用技术支持人。

16.jpg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屈正主编作报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屈正主编作了题为“青年编委在期刊工作中的作用与管理模式”的报告,从设立青委会的意义、架构和管理等3部分内容,分享了杂志青年编委遴选条件、设置考评办法、集体培训、晋升编委等实际操作和管理办法。 

17.jpg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付晓霞主任作报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付晓霞主任作了题为“年度选题策划--心血管期刊学术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了从制定选题策划时间表、明确人员分工和任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辅助选题,刊登公开征稿通知,开展中华心血管临床科研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多平台配合服务专家和读者等方面做好选题策划工作。

18.jpg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杨进刚主任作报告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杨进刚主任作了题为“从微信到直播——新媒体工作如何推动期刊发展”的报告,报告以其期刊为例主要介绍了全媒体“直播+健康”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直播间+直播团队+直播平台+视频数据库)的构建,临床、科研、科普、会议“四位一体”常态直播平台的打造,以及选题第一、学术转化、标题至上、均衡报道、倒金字塔等新闻思维的培养等。

19.jpg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干岭主任作报告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干岭主任作了题为“论文写作与投稿的伦理规范关注点”的报告,主要介绍了出版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国内外关于学术不端的界定,出版伦理规范的制定及内容,学术不端行为的分类,妥善处理科研伦理问题,同行评议原则,科研和出版伦理的基本原则,以及重要的伦理管理文件等内容。

20.jpg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徐静编审作报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徐静编审作了题为“心血管专科的好伙伴 全科医师的良师益友:《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的报告,从办刊宗旨、期刊定位、历届总编辑、栏目设置及实际案例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的办刊实践。

53.png

       11日下午,围绕会议主题“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助力产业深度融合”做了一系列专题报告。

21.jpg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编辑部李雪主任主持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编辑部李雪主任、GigaScience Press 编辑部周红玲主任、《热带气象学报(英文版)》张芷言副主编、《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周志红常务副主编、长安大学期刊管理中心孙守增编审、《热带地理》编辑部李小玲主任等先后主持了专题报告。

22.jpg

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伍军红主任作报告

       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伍军红主任作了题为“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基本情况,并详细分析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指出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提出“5W”(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框架下的科技期刊国际传播力提升路径。

23.jpg

GigaScience出版社 Scott Edmunds主编作报告

       GigaScience出版社 Scott Edmunds主编作了题为“期刊出版的国际化和最佳实践:通过国际标准和技术为期刊赋能”的报告,从认证、存储、认知、注册、奖励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国际期刊出版的主要功能,提出在遵循严格的同行评议、出版伦理、规范作者署名、国际数据标准、DOI等永久标识符等基础上,支持开放科学、开放获取、共享数据、预印本等的发展,提倡通过全球化标准和技术为期刊发展赋能。

24.jpg

《Journal of Holistic Integrative Pharmacy》执行主编蔡金艳作报告

      《Journal of Holistic Integrative Pharmacy》执行主编蔡金艳,分享了题为“高品质药学期刊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报告,结合《Journal of Holistic Integrative Pharmacy》的创办缘由、办刊体系、国际化办刊举措等内容,分享了医药产业融合发展,赋能大健康的主要途径。

25.jpg

广东工业大学期刊中心傅惠主任作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期刊中心傅惠主任作了题为“聚焦行业发展前沿的《工业工程》办刊路径”的报告,首先从学科溯源、办刊团队、近年发展情况、如何开展产业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工业工程》的办刊路径,最后,从平台、合作渠道、面向产业办刊、数字化出版、品牌建设、人才培养6个方面介绍办刊举措,并分享了期刊的5大发展目标。

26.jpg

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杂志社李杰副社长作报告

       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杂志社李杰副社长则通过报告“突出“四重”特色,争创“一流”期刊”,介绍了期刊主办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的背景和期刊社的基本情况,并重点分享了“优秀编委、优秀审稿专家、优秀作者、优质读者”的“四优”互换思路,以及在提升期刊影响力、培养优质青年编委队伍、培育新型编辑人才、推动学科联合一流产出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27.jpg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谭春林副编审作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谭春林副编审作了“ChatGPT+虚拟数字人在学术期刊出版与传播中的应用”的报告,基于ChatGPT、虚拟数字人、视频剪辑等技术,介绍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学术期刊的出版与传播中的新媒体融合应用,并分享了当前国内期刊采用AI辅助设计的案例。

          在会议互动提问环节,与会人员就如何判断论文中是否使用了ChatGPT、如何合理使用ChatGPT、文字生成视频的具体操作细节、面向产业服务的约稿如何保障稿件的学术性、如何平衡好发文量增大和影响因子稳步提升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高质量组稿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分别为:中国知网数字出版中心龚婷副总经理、开科思 CACTUS杨浩渊经理、上海科置科技有限公司吴凌波总经理、重庆(维普资讯)非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大区陈鑫总监

      12日的专题报告由《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编辑部余菁副主编主持,大会邀请了中国知网数字出版中心龚婷副总经理、开科思 CACTUS杨浩渊经理、上海科置科技有限公司吴凌波总经理、重庆(维普资讯)非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大区陈鑫总监,分别作了“大模型时代期刊出版的服务创新实践”“AI与人工论文润色助力下的学术出版”“期刊国际数据库申请经验分享”“基于学术大数据的全新服务”的报告。

54.pn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供稿:蓝艳华、郭亿华

摄影:黄智渊、杨耀辉、庄   延

编辑:陈健英校对:曹小琼、陈   艺

审核:吴惠勤、龙秀芬、张芷言



 
 
【关闭】
 

版权所有: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8158790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电话:020-87601545 传真:020-87601545 邮件地址:kjqk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