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川携手共谋期刊高质量发展·跨省交流开展期刊新纪元:广东省赴四川省科技期刊调研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来源: 本站   发布日期: 2024-11-14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广东、四川两省科技期刊的友好交流,分享粤川办刊政策与办刊经验,共同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2024年11月10-13日,广东省委宣传部出版处陈建新二级调研员带领我省科技期刊代表赴四川成都调研交流。在川期间,代表团围绕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与平台建设、合作与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调研,与四川大学期刊社、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部分四川省科技期刊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我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处及部分科技期刊代表共27人参加了本次调研交流。

     01、科技交流·共促发展 粤川科技期刊创新发展交流会

     11月12日上午,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与四川大学期刊社代表齐聚四川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共同举办了粤川科技期刊创新发展交流会。四川大学期刊社负责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Bone Research》《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USMAT(可持续发展材料)》等四川大学期刊社优秀期刊代表和我省期刊代表团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四川大学期刊副社长别明江主持。

     别明江副社长首先对广东省代表团致以热烈问候与诚挚欢迎,并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四川省科技期刊代表。

 1.jpg


     会议伊始,陈建新调研员对四川省在科技期刊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四川作为出版大省,向来重视期刊发展建设,期刊出版规模位居全国第六位,其产业发展规模和影响力为传媒界瞩目,在科技期刊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显著优势。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四川省期刊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办刊理念,为广东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jpg

       学会理事长吴惠勤详细介绍了广东省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果,并重点介绍了广东省期刊管理部门对高质量期刊的支持与培育政策。吴惠勤理事长还围绕学会的学术交流、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开展、期刊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学会在推动广东省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交流为广东省期刊带来新的出版经验和理念,同时进一步加强两省科技期刊的合作与交流。

3.jpg

      四川大学期刊社副社长邹方东介绍了四川大学期刊社及文、理、工、医科4种期刊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以及管理机制,强调了期刊队伍建设应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共同体;随后邹副社长详细介绍了期刊社的主要工作以及《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发展情况。

4.png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主任姜恬介绍了期刊的基本情况和近年创新发展的举措及成效,并将该刊的发展举措总结为“三新五化”,即内容新、形势新、栏目新;出版规范化、数字化、传播立体化、读者、作者服务人性化,为科技期刊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5.png

     《Bone Research》编辑部主任杨惠首先简要介绍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6种期刊的基本情况,随后以中国第一本被SCI收录的骨科学英文期刊——《Bone Research》为例,详细介绍编辑部在英文期刊创办、优质稿源获取、编委会建设及国际化推广等方面所采取的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

6.png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编辑部汪文静副编审详细介绍了期刊建设的6项举措:善于抓住科研热点、积极推广与宣传、建设强大的编辑审稿团队、探索优质平台的支持、优化对作者读者的服务、提高稿件的处理效率,致力于打造一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高质量科技期刊。

7.png

      《SusMat(可持续发展材料)》编辑部荆晶晶编辑介绍了该刊的办刊背景、办刊举措及发展情况,并提出,作为一本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的期刊,《SUSMAT》将继续坚持其办刊宗旨,不断优化审稿流程,策划专刊专题,扩大国际合作,以期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材料科学领域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8.png

       随后,我省科技期刊调研团代表《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编辑部主任卫亚东、《分析测试学报》编辑部主任龙秀芬、《广东医学》编辑部主任庄晓文、《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孙昌朋分别围绕所在期刊的办刊情况、热点专题策划与自由来稿的平衡、期刊品牌的建设与打造、地域局限性与同质化期刊的突破、期刊的数字化与国际化建设等多项议题,与四川省期刊同仁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热烈探讨。

9-1.jpg  10-1.jpg

11-1.jpg  12-1.jpg

02深化合作·共绘蓝图 蜀粤科技期刊交流座谈会

       11月12日下午,我省代表团赴成都新良大酒店参加蜀粤科技期刊交流座谈会。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天然气工业》《强激光与粒子束》《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英文)》等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代表和我省期刊代表团共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秘书长张娟娟主持。


13.jpg

       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沈军代表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对各位领导、嘉宾和科技期刊界同仁们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强调了科技期刊建设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随后介绍了四川省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政策和项目支持,四川省科协的行动与成果、存在的问题。最后,沈军主任对本次座谈会寄予了厚望,他希望与会者能借此机会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建立合作,共同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14.png

       陈建新调研员强调了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文对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介绍了广东省在响应国家号召、发展科技期刊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举措:省委宣传部与省科技厅联合印发《广东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广东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等。陈建新调研员指出,希望本次座谈会蜀粤科技期刊同仁互助学习,取长补短,并热情欢迎四川期刊同仁到广东传经送宝,加强合作交流,为两省科技期刊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15.png

      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程劲书记介绍了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程书记指出,面对中美竞争格局,科技基础理论的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至关重要,强调了科技期刊作为传递研究成果和交流科技动态的平台作用,并表示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下一步将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加快推进四川省卓越期刊和高水平期刊的发展。

16.png

     学会龙秀芬秘书长介绍了广东省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以及学会在广东省科技期刊发展中所承担的职能和作用。并表示,自2021年广东省设立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以来,我省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学会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合作与交流,助力我省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17.jpg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周志红介绍了学报的基本情况,并指出学报在广东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支持下,软硬件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主要体现在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加强综合性期刊的专业化建设等。周主编还提到尽管国家和各省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但中文刊的办刊仍面临困难,希望借此机会与四川省的期刊同行学习交流。

18.png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主任李立分享了期刊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的一些举措,如加入国际数据库、利用学科平台与国际高校沟通进行线上约稿、邀请国际专家加入编委队伍、参加知网的双语传播等,并重点介绍了杂志在新媒体建设和内容传播方面的工作,包括健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病例讨论和学术活动等。

19.png

      《Journal of Holistic Integrative Pharmacy(整合药学杂志)》执行主编蔡金艳分享了创办高起点英文科技期刊的经验,蔡主编指出政府的重视和自身的发展是办好英文期刊的关键。为扩大期刊影响力,杂志需积极承办海外国际会议,力求多学科交叉融合,紧密依托学校的办学和学科建设优势,锁定多方面优质稿源,让更多优秀的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0.png

      《热带地理》编辑部主任李小玲从期刊编辑最基础务实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期刊的审稿环节,主要包括建立青年博士审稿团队保障初审的高质量高效率;用诚意和细致工作邀约同行评审专家;细分终审专业方向,建立副主编终审制;以及将优秀的评审意见和作者修改说明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促进作者与审者之间的对话与学习。

21.png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荆燕飞主任以期刊建设与人才培育为主题,通过提出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期刊建设之问,即新质生产力要素和期刊建设要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打造新时代出版优秀编辑等方面的问题,分享了个人思考与见解。 

22.png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出版中心田丁主任从提升期刊影响力、期刊平台建设与运营、开放获取、质量的评价和管理、期刊国际化和编辑团队建设6方面分享了办刊经验,提出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要有清晰的路径设计,有目标有节奏,并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开放科学和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新型学术交流,为科技期刊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

23.png

      《天然气工业》杂志黄东总编介绍了天然气工业杂志社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办刊过程中探索的新思路、新举措,包括牢记科技期刊使命,打造“期刊先锋”品牌;加强两级编委“双轮”驱动,筑牢期刊核心能力;守正创新办刊措施,同频共振讲“好故事”;砥砺奋进争创一流,与时俱进自立自强。

24.png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强激光与粒子束》《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英文)》编辑部杨蒿主任介绍了所在期刊的发展历程、改革措施、工作机制、品牌建设、国际影响力等多方面的工作,包括通过建设顶级成果抓取与传播能力保证一流的出版质量,打造开放的高质量平台提高学术品牌活跃度等措施。

25.jpg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者围绕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议题广泛,涵盖了期刊宣传、政策扶持、组稿约稿、期刊评价指标、审稿方式,以及英文期刊的创办与运营等多个方面。最后,学会理事长吴惠勤对本次调研进行总结,首先感谢四川省科技期刊同仁对本次调研活动的安排,并充分肯定了此次调研对于促进双方合作的重要作用,期待未来川粤科技期刊能开展更多的交流、互鉴、共享,不断促进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

26.png

     为期2天的粤川科技期刊交流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广东与四川两地的科技期刊界同仁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办刊经验交流、政策支持与平台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研讨,双方共同绘制了蜀粤科技期刊繁荣发展的新蓝图,为促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

27.png

供稿:陈   艺、王   瑞

摄影:陈   艺编辑:陈健英

校对:曹小琼、郭亿华、李  雪

审核:龙秀芬、张芷言

 
 
【关闭】
 

版权所有: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8158790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电话:020-87601545 传真:020-87601545 邮件地址:kjqk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