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第二期)成功举办
来源: 本站   发布日期: 2024-07-01
 
 

       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于2024年6月22—29日以网络培训与面授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了2024年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第二期),参培人员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60学时(42学时专业必修科目+18学时专业选修科目)继续教育证书。6月27日下午,面授培训在广东清远举办。培训开班仪式由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张冰主持,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出版处调研员陈建新、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调研员彭丹、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吴惠勤作了开班致辞。并在此后的培训课程中,陈建新调研员、彭丹调研员、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钮则圳、南京农业大学英文期刊编辑部主任尹欢、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期刊中心主任王景周、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海文等行业内知名期刊人士给参培学员带来了精彩的授课内容。

1.jpg

授课环节

       27日下午开班仪式后,由学会秘书长龙秀芬主持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宣讲,彭丹调研员和陈建新调研员分别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政策和期刊管理有关政策进行宣传和答疑。彭丹调研员从项目管理专家的角度介绍了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历史沿革、项目类别、项目资金等情况,项目管理的各阶段以及广东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的政策依据、发展规划、立项情况、典型案例等,并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学员的疑惑。

      陈建新调研员详细地讲解了在期刊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问题,强调办刊人首先应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确保出版内容与国家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坚守底线,确保期刊成为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平台,现场气氛热烈,参培学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2.jpg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出版处调研员陈建新

3.png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调研员彭丹

4.png

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秘书长龙秀芬

       28号上午的报告由《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余菁副主编主持。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钮则圳副教授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展开授课,系统地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思想。钮教授首先介绍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背景,阐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三大方法论。他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最后,钮教授结合具体实例,生动地展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王景周主任就“科研不端行为的演变趋势及治理路径”进行专题授课。他首先阐述了科研不端行为的表现类型,指出科研不端行为的类型和形式日益复杂,从伪造、篡改和剽窃等传统形式,发展到论文工厂、同行评议操纵、审稿人欺诈等新型形式,中国科研诚信治理政策经历了从“学术不端”到“科研失信”的转变,并逐渐将科研伦理问题纳入其中。王景周主任接下来介绍了国内外科研诚信治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治理建议,强调应进一步压实责任主体,加强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识别和调查,建立完善的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并呼吁出版机构积极参与,共同维护科研诚信的良好生态。

5.jpg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钮则圳副教授

6.jpg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王景周主任

7.jpg

《中山大学学报医科版》余菁副主编

     28日下午的培训由《图书馆论坛》的刘洪副主编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杨海文教授就“做编辑如何与做学问‘同一个频道’”这一主题与参培学员进行了深入探讨。杨教授通过“道性善”与“执事敬”两个概念,强调了编辑工作与学术研究的内在一致性。他提出“顺受其正”的三面硬币理论,认为编辑不仅要在编校性内功上下功夫,还要在学术性内功上深耕细作,并且在学术追求中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杨教授以“专心编文章,潜心做学问”为核心,通过刚柔之辨、主次之辨和内外之辨的哲学思想,引导编辑们在日常工作中找到学术研究的契机和方法,从而实现编辑工作与学术研究的完美融合。

8.jpg

中山大学哲学系杨海文教授

9.png

《图书馆论坛》刘洪副主编

       29日上午的培训由广东工业大学期刊中心傅惠主任主持,南京农业大学英文期刊编辑部尹欢主任介绍了集群化办刊模式下的团队发展策略。她首先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创办英文期刊集群的发展历程,强调编辑的个人发展应带动团队发展,通过快速了解办刊目标、获取国际化视野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自身价值。接着,她分享了团队发展的四大策略:组织架构改革,建立标准工作流程(SOP),利用团队协同平台进行流程和数据管理,建立云实习编辑团队。通过策略改革,明确编辑各岗位职责,提升工作效率。最后,尹欢建议期刊团队应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共享经验,推动行业进步。

10.jpg

南京农业大学英文期刊编辑部尹欢主任

11.png

广东工业大学期刊中心傅惠主任

圆桌会议

       在主课程结束后,培训班还设置圆桌会议,旨在为期刊编辑提供一个深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使参培编辑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出版环境,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期刊行业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圆桌会议分两个分会场,第一个分会场议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期刊编辑的职业规划”,由《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谭春林副编审和《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副主编张冰主持,南京农业大学英文期刊编辑部主任尹欢副编审就“如何利用其他行业的先行优势解决自身发展问题”、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贺嫁姿编审就“不同主办单位性质对期刊编辑职业竞争力的影响”、《南方水产科学》江睿编辑就“职业资源有限背景下青年编辑如何提升综合素养”、《现代食品科技》闵甜编辑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期刊编辑的职业规划”作了主题发言,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每分享完一个案例,在座的各位编辑均积极提问,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12.jpg

      第二个分会场的议题为“一流期刊建设路径探讨”,由《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彭冰霞副编审、《中山大学学报(医科版)》余菁副主编主持,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与会专家有:《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副主编张冰、《新能源进展》黄晶编辑、《护理学报》江霞编审、《现代食品科技》常务副主任赖富饶、《环境昆虫学报》翟欣副研究员 等,大家一致认为:建设一流期刊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术界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通过明确办刊方向、提升稿件质量、培养编辑团队、推进国际化、加强数字化和提供学术服务等措施,可以逐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期刊,从而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和创新,为全球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作出贡献。

13.jpg

       圆桌会议最后,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副主编张冰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对所有参培者表示感谢。她呼吁全省期刊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办刊能力,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期刊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与会者纷纷表示,将把会议中的收获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为推动广东省期刊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1801.png

       本次培训班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办刊经验分享,还特别策划了益智游戏、羽毛球比赛一系列文体活动,旨在促进学员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学术与娱乐的完美融合。

19.png

20.jpg

21.jpg

结    语

     本次培训得到省内外编辑同仁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经过紧凑而充实的线上和线下培训,参培学员不仅系统学习了编辑业务知识,还通过互动交流环节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本次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与一致认可。

22.jpg

供稿:孟晓燕、贺嫁姿、黄晶

编辑:陈   艺摄影:廖锡庆、闵    甜

校对:曹小琼、陈健英

审核:张    冰、龙秀芬、余    菁、张芷言

 
 
【关闭】
 

版权所有: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8158790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电话:020-87601545 传真:020-87601545 邮件地址:kjqkxh@163.com